新华社吉隆坡10月28日电 记者手记|榴莲老饕如何“速通”马来西亚榴莲季
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程一恒 毛鹏飞
10月,马来西亚迎来榴莲收获季,“猫山王”“黑刺”“苏丹王”等耳熟能详的榴莲品种次第登场。这个榴莲季,中国食客怎样才能尝到当季最新鲜、果肉诱人、黏喉香醇的榴莲?更密集的中马往返航班、更快捷的跨境物流清关,科技赋能精准分级——这些举措推进了中国市场的榴莲品质升级。
榴莲正在加速“飞”向中国。2024年8月,首架满载鲜食榴莲的航班由中原龙浩航空公司承运抵达郑州机场,开启鲜果榴莲“空中丝路”新旅程。如今,在马来西亚彭亨州劳勿、文冬等榴莲产区,不少果园推出“直达机场”服务,榴莲成熟落地后即刻装箱登机运往中国,“从果树到餐桌”的时间被前所未有地缩短。
“近年来,马来西亚出口的榴莲超过70%运往中国。”马来西亚国际榴莲产业发展联合会秘书长张健豪介绍说,中国是全球最大榴莲消费市场之一。2011年马来西亚开始向中国出口冷冻榴莲产品,2019年起对华出口冷冻整颗带壳榴莲。2024年,两国签署马来西亚鲜食榴莲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,为马来西亚榴莲鲜果输华开启大门。“中国市场不断扩大开放,不仅带动马来西亚榴莲产业出口额增长,也促进了马来西亚榴莲加工、包装、物流领域快速发展。”他说。
在位于雪兰莪州的裕利进出口有限公司榴莲鲜果分拣包装车间内,30余名本地员工在流水线上忙碌作业。鲜果榴莲通过冷鲜厢式货车送达工厂,经过处理后,搭载冷链车直送机场。“通过‘航空冷链+跨境通关’模式,可直达中国广州、上海、深圳等城市,全程最快仅36小时。”公司负责人谢明发说。
“如今,一颗自然成熟的猫山王榴莲果收获后,36小时之内可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。这在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。”张健豪说,“以往只有大型出口商才能承担高昂的物流和清关成本,如今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也能通过电商平台或B2B采购链,尝试‘小批量订单+高频率发货’模式,让产品直达中国多层级市场,扩大市场覆盖面。”
当然,“现场”尝鲜的感受更佳。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入境大厅内,来自中国的旅客推着行李箱走出,不少人兴奋地探讨着“哪家猫山王更实惠、哪家榴莲最好吃”。
来自北京的旅客王琪笑着说:“早就听说马来西亚榴莲品质很好,还有许多国内不常见的品种。这次来到马来西亚,畅吃榴莲是行程里的一项重要内容。”
随着中马关系不断升级,两国携手打造新的“黄金50年”,往返航线持续拓展,通达网络越织越密。根据中国多家航司发布的航班时刻表,目前中国大陆飞往马来西亚的正班航班每周超过500班,航线不仅覆盖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也延伸至福州、青岛、西安等地。此外,互免签证政策更让“说走就走”成为可能,从订票到在榴莲摊前打卡,最快仅需“小半天”。
“得益于免签和新增航线,马来西亚与中国的互访旅客比例持续增长。”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吉隆坡办事处总经理高雅霜介绍,近年来厦航陆续新增槟城-厦门、吉隆坡-重庆等新航线,并计划赶在榴莲季结束前开通泉州-吉隆坡航线,“希望通过不断拓展航线网络,为更多国内‘榴莲迷’创造第一时间到马‘抢鲜’机会”。
马来西亚榴莲飘香正当时,国内从业者也忙着以科技重塑“品质”的定义。走进市舶士宁波智慧榴莲中心的分拣车间,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完整榴莲置于大型扫描成像设备的传送带上,片刻后,榴莲鲜果的内部结构便清晰呈现在电子屏幕上:房数、重量、出肉率、虫蛀情况等一目了然。
刚送入的榴莲被系统判定为“产品标准:不合格”,判定依据为“异常:虫果”;而旁边的S级果则清晰显示出六房饱满果肉,出肉率数据由系统自动计算生成。环形图、条形图与数据报表在屏幕上同步闪现,每一颗榴莲都被赋予独一无二的“数字画像”。
这套设备和算法系统共同组成了“榴侦探”无损质检系统,实现对榴莲品质的三维无损检测,从果园采摘到终端分拣的全流程信息均可追溯。
“以前靠果农经验‘掂果’判断品质,如今科技让检测更精准、更可控。”榴莲检测设备开发企业市舶士集团创始人王佳强介绍,企业计划明年将该设备布局至马来西亚柔佛、彭亨、吉打三州。
王佳强告诉记者,榴莲检测只是起点。类似的AI检测系统未来还可扩展应用于菠萝蜜、山竹、椰子等30多种热带水果,实现跨品类的品质溯源管理。“通过这些技术创新,我们希望帮助更多金砖伙伴国家的优质农产品打通国际市场。”
如今,“人飞来吃”“果飞去供”,中马之间的“榴莲通道”正变得更快、更稳、更“聪明”。航班更密、通关更快、检测更准,让这股跨越海洋的独特果香在科技与合作的赋能下,持续飘向更远的地方。
责编:李磊、王瑞景